#板塊
-
日本千葉5.4強震 專家:30年內東京恐有規模7地震
|全球日本、千葉縣,在今(11)日約清晨4時,發生規模5.4地震,震度最高來到5強,至少有4人受傷、電車停駛,而且在首都圈,至少有3000部電梯斷電。有專家分析,這是菲律賓海板塊內,所引發的地震,要警戒未來,可能會有更大規模地震。
-
-
土耳其強震/新建屋弊案頻出 地震稅用途不明同惹議
|全球土耳其東南部6日發生規模7.8的強震,災情慘重,全球揪心,也震出不少黑幕。災區許多新式高樓倒塌,凸顯1999年大地震後特別加強的建築安全法規,禁不起現實考驗。偏遠地區災民捱餓受凍,苦等不到援助,抱怨開徵了20多年的地震稅都用到哪裡去;強人總統艾爾多安,今(2023)年5月大選,面臨更嚴峻的挑戰。
-
-
土耳其強震/長期板塊推擠致地震頻繁 土耳其建築多不耐震易倒塌
|全球土敘大地震目前已造成數千人死亡,罹難人數還在上升。出現破壞力這麼大的強震,原因是土國位處的安納托利亞板塊,長期遭鄰近的阿拉伯板塊和歐亞板塊擠壓,累積壓力釋放後,造成難以想像的後果。但專家也指出,災區房屋結構並不耐震,強震一來極易倒塌,導致死傷更加慘重。
-
台東連震/氣象局:與中央山脈斷層有關 餘震可能持續1個月
|生活昨(17)晚9時41分,全台都可以感受到天搖地動,地震震央位於台東縣關山鎮,地震深度7.3公里,屬於極淺地震。芮氏規模6.4為今年第2大,氣象局分析地震成因是菲律賓海板塊跟歐亞板塊擠壓下,導致斷層破裂,目前看來與池上斷層關聯性較低,反而跟中央山脈的斷層系統較有關聯。學者分析,後續要觀察這起地震能量,是否會誘發周邊斷層發生地震。
-
323地震/花蓮多餘震規模大於6 學者提醒應注意海溝型地震
|環境今(23)凌晨花蓮外海規模6.6強震,是周遭地區近半世紀以來,首次出現規模超過6的地震。學者指出,好幾次餘震規模都超過6,是這次地震較特殊之處。也有學者提醒,要留意東部外海的「海溝型地震」,建議建築物要強化抗震設計、民眾要加強防震準備,才能把災害降到最低。
-
日本地震/日學者:海嘯規模較小 昨地震與311無關聯
|全球日本昨晚的大地震因為就位處於「311」強震,後續出現好起次餘震的地區,因此引發關注。但日本的專家指出,這次的發生原因還不明朗,不過從海嘯規模來看,這和311之間可能無關。但日本氣象廳還是提醒,未來兩、三天,到一個星期之間,可能還是會有類似規模的地震發生。
-
池上大坡國小溜滑梯印證板塊運動 16年來長高5公分
|地方台灣地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,板塊活動經常造成地震。其中,台東池上的大坡國小,有一座溜滑梯,用肉眼就可以看見板塊活動證據。最近有研究人員測量,發現這座溜滑梯,比16年前,長高了5公分。
-
花蓮壽豐連續多起地震 規模最大5.3
|社福人權花蓮壽豐鄉今天下午連續發生多起地震,規模最大的是5.3。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表示,震央位在板塊交界的隱沒帶,屬於地震頻繁區。 中央氣象局地震中心副主任吳健富說明,「基本上這邊的地震發生是相當頻繁的,所以這個地震跟昨天那個6點42分發生在壽豐的,我們認為它是前震的一個影響, 今天(下午)1點33分這一個,3點33分這個,我們認為它是一個主震,後面相對的是一個餘震的表現。」 畫面中可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