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雄大岡山二戰遺跡遭噴漆 文史工作者撻伐籲保護

高雄大崗山上還留著部分二戰時期日軍所開鑿的砲台碉堡,隨著時代演進,這些由國軍接管的軍事遺址陸續解編、荒廢,成為遊客的探險秘境,卻也因此遭到噴漆、破壞。文史工作者呼籲,主管機關應重新檢視這些遺址的文資價值,並進行保護。

大石塊用紅漆噴上大崗山秘境,在二戰日軍砲台入口,16日上午大崗山三個字已被塗掉,但秘境兩字還是很醒目。進到內部,牆上留著日軍座標,一旁卻被裝了鐵梯,部分牆面被破壞,看在文史工作者眼裡,只能搖頭嘆息。

森林城市協會理事楊吉壽說:「壽山的西海岸(之前)也是被噴漆,現在是在大崗山這邊,因為我們的主管機關的教育性都不夠。」

位於高雄大崗山的砲台建於1944年,過去用來防守岡山機場及彌陀海岸線,戰後由國軍接管。隨著武器進化,不再具備戰備價值,在1995年解編後逐漸荒廢。由於內部地道、彈藥庫及鐘乳石保持完整,吸引遊客來一探究竟,沒想到也因此遭到破壞。

舊城文化協會理事長郭吉清認為,「公部門的土地管理單位,土地管理單位還是要有一些管理措施。」

高市文化局文化資產中心主任曾宏民說:「我們其實要從整體的早期的日治時期防禦系統來看,才能確定相關的文史價值,以及相關它的歷史意義。」

文化局表示會介入了解文資價值,國軍也將派人巡查。文史工作者表示,當地地貌是由高位珊瑚礁及鐘乳石所組成,容易隨時間或地震等因素崩落,進去有一定危險性,呼籲遊客避免孤身前往,同時也應發揮公德心,不要隨意破壞相關設施。

專題|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?

相關新聞